415 -724x1024.jpg)
-724x1024.jpg)
大溪地區是桃園市內開發較早的區域,相較於其他市內的新區域,大溪的歷史文化顯然更為豐富。除了讀者已非常熟悉的豆干、木藝達人、古宅、茶廠等等特色,顯然還有許多值得挖掘且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等待地方史學者來梳理,提供給更多讀者了解大溪的故事。
《溪醫:捕捉大溪傳統醫藥從業人員的身影》,顧名思義,就是針對大溪這個古城的傳統醫藥產業,進行廣泛的探訪,蒐集資料、進行口述歷史訪談,最後形成一篇篇完整的故事。這些接受口述訪談的大溪在地民眾,無一不見證了大溪產業的發展。從他們口述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傳統醫藥產業之過往、發展與沒落景象,有不少史事也牽涉到大溪的地景變化和其他產業變遷,不但可以讓讀者瞭解、補充過往大溪的歷史風貌,並促使讀者去思考,這些傳統醫藥產業將如何在現代社會尋得一種適應之可能,尋求其綿延不絕之生機。
本書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幾大類,第一類是傳統的中藥房,包括再生堂(簡聞達)、弘記(徐金川、徐陳香妹)、宏濟(游澤群)、新福源堂(陳源琳、陳育濬)、永泰(葉日昌)等中藥房,是本書的主體。而具有傳統醫藥產業歷史面向的,本書還補充了全昌堂齒科(林興和)、大溪婦幼助產中心(邱秋香)、中山國術館(盧富)和普濟堂藥籤文化(邱益興)。另外,我們還訪談了大溪前鎮長林熺達,除了講述傳統醫藥的故事外,也補充大溪整體的發展史,透過其生命經驗,讓讀者對本地產業和歷史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出版單位:桃園市立圖書館
規劃執行:喆閎人文工作室
主 編:皮國立
訪談編寫:皮國立、楊善堯、吳淳畇、李萬年
影像拍攝:楊善堯、吳淳畇
新書發表會
活動時間:111年11月29日(星期二)10:00
活動地點:大溪高中篤行樓3樓會議室(桃園市大溪區康莊路641號)
本次活動免費入場,歡迎各界朋友蒞臨指教,參與活動者將會贈送本書「客製限量版紀念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桃園市議會、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桃園市立圖書館
協辦單位:桃園市立大溪高級中等學校
承辦單位:桃園市立圖書館大溪分館
執行單位:喆閎人文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