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學玩應用 推薦好書:《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

推薦好書:《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

by 冷峰
《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

內容簡介

如何寫歷史?最強的實作力!第一本以臺灣及華文視角,談論史學閱讀、寫作與教學的整合性專書,文史學生和人文愛好者的必備工具。

以嶄新的視角重新認識史家的閱讀與寫作,用通俗筆調詮釋高深的史學方法,將人文素養轉化成執行實務的基本功。

讓史家的技藝,貼近真實生活,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實作和訓練,應用於文史系所、中學新課綱,甚至職場、學術江湖、生命態度,一般人都能受用的實務史學方法。

非虛構的閱讀與寫作,有核心,有步驟,解決問題,提升思考力,改變看世界的眼光。

史家的閱讀與寫作不只是技巧與方法,更是一種真切的日常態度與精神!

本書從「個人的歷史經驗」與「近代歷史人物的經驗」兩者出發,以歷史學者的閱讀和寫作技藝為主,用實際的情境案例,搭配歷史人物的經歷,來為讀者闡釋史家的閱讀、寫作和日常生活、心靈與思考等方方面面的故事,讓讀者讀過後能習得方法並有實際的收穫,進而增強寫作力,並將閱讀融入自己的學習與日常生活中。

我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寫書常常是基於作者對事物的關懷。對學者來說,寫專門的學術書、期刊論文是天經地義的職責,不容推諉。但不少人應該經常存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到底寫書給誰看?能否對我們的讀者,或更多的閱讀受眾有所幫助?專業學術和通俗大眾常常水火不容,沒有太多交集。

重視學術的前輩呼籲年輕學者不要寫過於通俗的作品,以免影響升等;而大眾史學的寫手或工作者,則訕笑專業史家是關在學術象牙塔中,活在另一個平行時空。這兩群人的兩種思維,難道沒有可以對話或融會貫通的空間嗎?可否用專業學術的技藝來書寫大眾需要的「方法」呢?

作者介紹

皮國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研究興趣為中國醫療社會史、疾病史、身體史、中國近代戰爭與科技等領域。

目錄

推薦序:享受學習,勇往直前∕呂妙芬
自序:我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第一章 ▍史家的閱讀與寫作
一、緣起:寫給文史愛好者的入門指引
二、從少年的困惑談起
三、研究與寫作始於「閱讀」
四、寫作開始之訓練
五、進階寫作:走上獨立研究之路
六、完稿的最後一哩路:修訂及發表
七、人際關係與學術江湖
八、史家的日常態度與身心狀態
九、教授歷史與應用史學
十、小結

第二章 ▍民國史學發展的一個側面:初探呂思勉對歷史功用與讀史門徑之認識
一、前言
二、學史的初衷與想法
三、呂思勉教歷史、讀歷史之經驗
四、對「學歷史何用?」的幾個解答
五、小結

第三章 ▍從師與習史的故事:從嚴耕望的《錢穆賓四先生與我》談起
一、前言
二、從師對研究者閱讀與寫作之影響
三、嚴耕望的個性與其對教學、研究的看法
四、一個史學家在學術界的觀察
五、小結

第四章 ▍「歷史課」的歷史:近代中國大學中的「通識」歷史教育分析
一、前言
二、清末民初非專業學系的歷史課
三、一九三八年之後的變革
四、時人對課程進行之檢討
五、小結

第五章 ▍結論

You may also like

離開留言

為提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本網站會使用cookies記錄您的資訊。您可以同意或拒絕cookies的設置。若您拒絕cookies,部分網站功能可能無法運作。 同意

-
00:00
00:00
Update Required Flash plugin
-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