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治發展與政府施政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致力於福國利民、有感施政。要讓民眾有感,與民眾切身利益最相關的部分,可以說就是衛生與福利政策。過去在衛生署時期,政府曾編纂《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共八冊,記錄施政成果,也替曾經為臺灣人民健康付出努力的醫者和公衛相關人員,留下一頁歷史。 至民國102年7月,政府整合相關部會之人力與資源,成立衛生福利部,除既有的公共衛生工作外,還加入了新的社會福利業務,可以說施政範圍幾乎涵蓋大部分國民生活的生、老、病、死等各個層面。是以相關史料累積快速且龐雜,新的歷史已亟待建立,俾使專業人員之事蹟與施政,留下見證,來者方可藉先人之功,以啟迪後人擘劃政策之智慧。 因此,組織相關的專家學者,蒐集與編纂相關史料與專書,對醫界與社福界耆老與先進,預先進行口述歷史訪談,累積寫作資材,成了目前當務之急。基於此需求,喆閎人文工作室特別邀請與組織臺灣歷史學界研究醫學、衛生、福利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由計畫主持人偕同三位專家,皆受過相當專業且正統的歷史研究訓練,團隊成員的專業領域共囊括西醫、公衛、藥物、護理、中醫、軍醫等範疇,皆學有專精,並曾發表優異且專業的史學論文和專書。因此在既定時間內,預計完成本期計畫所需求之蒐集、彙整、分析與歸納史料的工作,並提出編纂作業建議書,以利後續《衛生福利發展史》的撰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