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合作者計劃 桃園市國家文化記憶庫航空城遷徙故事蒐集案

桃園市國家文化記憶庫航空城遷徙故事蒐集案

by c7904520@gmail.com
  桃園國際機場座落於桃園市大園區,鄰近空軍桃園基地,為1970年代之十大建設成果之一,於1979年2月26日正式落成啟用,現今是東亞乃至國際上極具運輸規模的國際機場之一。桃園國際機場的規劃興建,除了使臺灣的航空運輸業得以高度與快速發展外,同時亦帶動周圍地區各類商業、倉儲業、運輸業、加工製造業及住宅等相關產業之發展。

隨著世界政經局勢的轉變、經濟自由化政策的調整,臺灣不斷朝向東亞轉運樞紐的目標前進。因此,在發展目標與政府政策的規劃下,桃園國際機場為提高旅客吞吐量以因應運量增加之需求,因此於1991年3月起開始動工,興建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於2000年7月29日落成啟用,並於2015年擴建,2018年全面完工。在桃園國際機場規模不斷拓建的同時,為了更有效利用機場周圍的土地,行政院於2009年公布〈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

隔年,桃園縣政府為因應桃園國際機場的未來發展,亦根據〈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公告「桃園航空城區域計劃」,包含機場專用區、自由貿易港區、航空服務生活地區、機場相容產業區、經貿展覽園區、農產加值展銷地區、濱海遊憩地區、生活機能地區等。2011年,行政院正式核定「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園區綱要計劃」,2012年正式宣布啟動「桃園航空城計畫」。

希望透過都市計畫的方式來調整機場周圍整體範圍達4,564.32公頃的土地利用。 在航空城計劃規劃進行的同時,在機場周圍的使用土地規劃上,預計徵收範圍約3,151公頃,對當地民眾約有1萬2千戶的居民將受到影響而進行搬遷。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image-1.png

●桃園航空城計劃徵收土地範圍示意圖
資料來源:「桃園航空城計畫」網站

因此,為保存拆遷當地社會居民之歷史記憶以及深化瞭解在地社區文化意識認同等兩大目標,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於2020年規劃「109年桃園市國家文化記憶庫航空城遷徙故事蒐集案」(以下簡稱本委託案),預計以桃園航空城計劃(涵蓋桃園市大園區、蘆竹區)為蒐集範圍,蒐集整理當地社區聚落自1970年代以來,有關當地之官方檔案、新聞報導、歷史照片、口述記憶、史料文件等。並透過與大園區公所的合作,訪談當地社區民眾對於在地生活的回憶,共同梳理在地重要文化資材,將有故事性、具代表性的資料收錄至國家文化記憶庫,以豐富全民的歷史文化記憶。並預計以策展概念為本委託案收集素材之想法,希望透過本委託案所徵集到之檔案史料、影音資料、私人文件等,以多元、互動的方式在未來呈現於社會大眾面前,以保存與緬懷未來這段即將消失的歷史記憶。

桃園航空城計劃徵收土地範圍示意圖
資料來源:「桃園航空城計畫」網站

  打造桃園航空城的目的在於使桃園國際機場成為東亞樞紐機場,以提升國家經貿與觀光等相關產業競爭力,亦是國家產業發展轉型之重鎮,並且串聯活化捷運廊帶,打造綠色健康都市。然而,在未規劃桃園航空城之前,自1970年代以來,桃園國際機場已成為在地民眾生活的一部份,機場融入在地居民的生活至今已超過40年,原本以農、漁業為主的生活型態,也因為桃園國際機場建設的緣故而衍生出了航空、倉儲、物流等各種商業模式。並開始有外地人口的移入,進而影響當地的聚落型態以及商業、交通的發展。

根據桃園市政府地政局的規劃,「桃園航空城計畫」周圍使用土地之徵收,預計以都市計畫規劃、區段徵收前置工作、區段徵收執行三大步驟依序進行。而計劃使用的土地範圍內,預計約有1萬2千戶的居民需要進行搬遷行動,即代表這1萬2千戶家庭的居民自落地在此的生活記憶與歲月故事必須在此中止,轉移至他處展開新的生活。

2020年3月25日,環保署召開環評大會,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跑道環評初審通過,未來周圍土地區段徵收將勢在必行,而徵收範圍內的大園國中更已提早完成遷校作業。航空城計劃徵收土地之範圍將以桃園市大園區為主,並涵蓋部分蘆竹區範圍。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image-2.png

●桃園市大園區內各里
資料來源:「桃園市政府大園區簡介」


因此,為保存拆遷當地社會居民之歷史記憶以及深化瞭解在地社區文化意識認同等兩大目標,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於2020年規劃「109年桃園市國家文化記憶庫航空城遷徙故事蒐集案」(以下簡稱本委託案),預計以桃園航空城計劃(涵蓋桃園市大園區、蘆竹區)為蒐集範圍,蒐集整理當地社區聚落自1970年代以來,有關當地之官方檔案、新聞報導、歷史照片、口述記憶、史料文件等。

並透過與大園區公所的合作,訪談當地社區民眾對於在地生活的回憶,共同梳理在地重要文化資材,將有故事性、具代表性的資料收錄至國家文化記憶庫,以豐富全民的歷史文化記憶。並預計以策展概念為本委託案收集素材之想法,希望透過本委託案所徵集到之檔案史料、影音資料、私人文件等,以多元、互動的方式在未來呈現於社會大眾面前,以保存與緬懷未來這段即將消失的歷史記憶。

為提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本網站會使用cookies記錄您的資訊。您可以同意或拒絕cookies的設置。若您拒絕cookies,部分網站功能可能無法運作。 同意

-
00:00
00:00
Update Required Flash plugin
-
00:00
00:00